地震带推广钢结构住宅

发布时间:2013-05-27      新闻来源:钢构英才网

   

    历数近几年四川汶川、青海玉树、云南盈江和四川芦山等地发生的地震,在地震中因房屋坍塌压死、砸死人的比例占绝大多数,落后的砖混脆性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在地震中对人类已构成致命的威胁。“低水平建设亟待改变。”姚兵说。
    在农村,住房基本为自建。大部分盖房者不懂得抗震技术,只是凭着经验和习惯盖房。而且为了省钱,很多人会选择使用便宜的水泥空心砖,水泥的标号(指水泥硬化后坚实度的指标)及用量都不够。这样的房屋质量不过关,为伤亡埋下了隐患。
    在城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住房基本一统天下。且不说造成大量的建筑垃圾,加大了城市环境负担,就抗震来说,一旦倒塌,沉重的预制板和墙体就是最大的生命杀手。
    在一些震区,作为恢复性重建,很多地方仍然是沿用传统模式建设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如果通过减少钢筋数量来降低成本等问题得不到有效控制,建筑的防震性能更将大打折扣。
    “当一种建筑形式在震灾中被反复损毁,我们是不假思索、不计成本地再建设,再投入,还是打破惯有思维,思考寻找真正能呵护生命的建筑?这些年我们因为重复建设浪费了多少财产,付出了多少生命代价?”
    2008年汶川地震后,社会各界开始关注钢结构住宅。2011年日本“3·11”地震后,以钢结构住宅为支撑的防震体系吸引了世界目光。
    钢结构住宅的优势早为业内熟知,其结构具有抗震性能好、自重轻、建设速度快、节能、节材、节水、节地等优异性能,是对城市环境影响最小的建筑结构之一,在发达国家已被广泛采用。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分享到qq空间 qq空间 分享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人人网人人网 豆瓣网 MSN 腾讯微博
技术电话:0755-86153989  销售电话:0755-86153068 客服信箱:ngohr@job1001.com